在小型UV平板打印機的生產應用中,墨水厚度(堆墨量)直接影響成品的立體感、色彩飽和度和浮雕效果。過薄會導致顏色暗淡、層次不明顯;過厚可能造成固化不完全、圖案開裂。因此,合理調節墨水厚度是確保打印質量的重要環節。下面從設備設置、工藝技巧和材料適配三方面介紹常見調節方法:
一、通過RIP軟件設置Pass數與墨量
調整Pass數:Pass數越多,噴頭在同一區域往返次數越多,累積的墨水厚度就越大;反之,Pass數減少則厚度降低。
修改墨量百分比:在RIP軟件的墨量控制參數中,可單獨調整CMYK和白墨的噴射比例,一般以5%~10%的幅度微調,避免一次性大幅增加造成堆墨不均。
分層打印:對于需要浮雕效果的圖案,可先打印白墨打底,再多次疊加彩色層,最后再打印一次高覆蓋白墨或透明光油增強立體感。
二、調節打印速度與噴頭高度
降低打印速度:速度越慢,單位面積停留時間越長,噴墨量相對增加,層厚更飽滿。
噴頭高度控制:噴頭離材質過高會使墨滴擴散、層感變弱;一般建議噴頭與材質表面保持1-2mm間隙,既保證安全距離,又能讓墨滴準確著落。
三、固化策略的配合
分段固化:對于需要厚墨效果的圖案,可以在前幾層打印時降低UV燈功率,讓墨水表面略為固化但內部保持粘性,再疊加下一層墨水,最后一次性全功率固化,確保厚度與附著力兼得。
光油加成:在圖案上覆蓋一層透明光油,不僅增加厚度,還能提升表面光澤和耐磨性。
四、材料與墨水的適配
不同材質對墨水吸附能力不同,非吸收性材質(如金屬、玻璃、亞克力)更容易形成厚墨效果,而纖維類或多孔材料則需配合涂層液使用,以防滲墨影響厚度。
墨水厚度調節并不是單一參數的變化,而是RIP軟件設定、機械速度控制、噴頭高度、固化方式和材料選擇的綜合平衡。合理運用多層疊加與分段固化,可以讓小型UV平板打印機在視覺和觸感上呈現出更出彩的浮雕效果與色彩表現。
